作为一只狗狗,我的生活里不只有两脚兽主人。那些会动的、会叫的、甚至只是静静待着的生物,都在我的社交地图上占据着特殊位置。比如阳台上那只总对我甩尾巴的橘猫,我们之间有着跨越物种的微妙默契——它偷吃我的狗粮时我会假装没看见,而我在院子里打滚时它也会优雅地别过头。

鸟类朋友总是让我又爱又恨。窗台上的麻雀们明明知道隔着玻璃我碰不到它们,却总爱蹦蹦跳跳地挑衅。我的爪子会在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,这是我们的特殊交流方式。有时候我真想告诉它们:要不是这扇窗户,我们早就是好朋友了——虽然主人说这叫"捕猎本能",但我觉得这明明就是邀请玩耍的仪式。

那些不会动的玩具朋友其实最懂我的心。我的橡胶骨头从不抱怨我流口水,毛绒兔子永远安静地听我诉说心事。特别是那个会发出吱吱声的松鼠玩偶,每次咬它发出的声响都让我想起小时候和兄弟姐妹打闹的日子。科学家说我们狗狗会把玩具当成活物,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我总坚持要把它们都叼到窝里"保护"起来。
最奇妙的是和镜子里的自己交朋友。第一次见到"另一只狗"时,我紧张得尾巴都炸毛了。但现在我们已经达成了和平协议——它学我的每个动作,却从不抢我的零食。有时候我会对着它练习威风凛凛的姿势,毕竟在"另一个世界"的我面前,总要保持最帅气的形象。

其实不管是猫咪、小鸟还是玩具,在我的心里它们都是特别的伙伴。虽然我们说着不同的"语言",但这不妨碍我们建立友谊。毕竟在这个世界上,能陪你等待主人回家的,都是最珍贵的朋友。下次看到我和布娃娃说话时,请不要笑——这可是我们狗狗最真诚的社交方式。
